“我爸爸的救助金下来了,太感谢你们了!”近日,孝昌县检察院检察官收到一条特殊的感谢信息——来自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案的受害人家属,字里行间的恳切,道出了弱势群体在法治护航下的安心与暖意。
2025年初,农民工丁某受雇于孝昌县花园镇邓某,从事农村自建房帮工。3月12日,一场意外突如其来,丁某在施工时不慎摔伤致瘫,至今仍在县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,累计医疗费用已超8万元。雇主邓某在前期垫付1.6万元后,不仅拒绝承担后续费用,更回避基层组织调解,甚至失联,致使丁某一家陷入巨大的医疗费用压力与维权困境。万般无奈之下,丁某家属向孝昌县检察院寻求法律帮助。
接到线索后,孝昌县检察院迅速响应,启动快速办案机制。依托近年来探索成型的“支持起诉+”工作模式,在初步调查核实后,第一时间将案件线索移送法律援助中心,通过跨部门会商凝聚维权合力。最终,在征得丁某家属同意后,形成精准维权方案:待丁某完成司法鉴定明确索赔金额后,由法律援助中心指派专业律师代理诉讼,检察机关同步制发支持起诉意见书,双轨并行强化维权支撑。同时,考虑到丁某家庭的实际困境和后续治疗需求,孝昌县检察院依法启动司法救助程序,及时向其发放国家司法救助金,为这个在困境中挣扎的家庭送去“及时雨”。
“这起案件的成功办理,是我们‘支持起诉+’模式效能的一个缩影。‘支持起诉+’不是简单的职能叠加,而是通过机制化协作实现‘1+1>2’的效能升级。”孝昌县检察院承办检察官介绍道。
从个案突破到机制固化,孝昌县检察院构建的“支持起诉+”工作模式,深度整合了检察机关在调查核实、证据固定、法律监督方面的职能优势,以及法律援助中心等部门在专业律师资源调配、快速响应方面的机制优势。这种协同发力、全流程护航的机制,显著提升了维权效率,降低了弱势群体的维权成本,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与幸福感。
烈日炎炎,挡不住法治护航的脚步。孝昌县检察院将持续深化跨部门协作机制,让“支持起诉+”模式成为保障弱势群体权益的坚实盾牌,用司法温情为每一位维权群众驱散焦灼,送来法治的“清凉”。